Got any questions? I will be happy to assist. Please contact me at iclei(at)iclei.org
自然共生與氣候調適作為邁向淨零城市之路:柏林經驗啟發高雄行動
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 KCC)和高雄市政府,於2023年12月1日,假高雄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共同舉辦「自然共生與氣候調適作為邁向淨零城市之路-2023年國際氣候專題研習」,並由IBA高雄籌備小組和高雄市綠色協會共同執行。
在全球面對氣候變遷、強化生物多樣性的聯合國行動框架下, ICLEI-地方政府永續理事會與德國柏林市政府,共同提出《柏林城市自然公約》(Berlin Urban Nature Pact)國際倡議。該公約以「都市與自然的共生」為切入點,透過跨領域、整合方式導入「自然為本解方」(NbS)的行動佈局,來打造因應氣候危機、公衛危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三位一體的未來城市。
此次會議邀請到柏林市政府交通移動、氣候與環境保護部的克勞斯.維希(Klaus Wichert)局長,親自來到高雄,以《柏林城市自然公約》發起方的角度,分享柏林的氣候保護政策制定經驗,並很高興高雄可以加入這個國際倡議,一起攜手共同成就成為國際典範案例。
高雄市環保局張瑞琿局長在開幕致詞中也提到:時值UNFCCC COP28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期間,我們也希望可以透過今天的活動,從城市的角度進行對巴黎協定目標的盤點。我們也期待藉由高雄市與柏林市的交流,推動《柏林城市自然公約》執行共識,讓自然為本解方,成為高雄邁向淨零之路的另一個有效解決方案。
會中,維希局長分享了柏林的氣候保護政策和柏林市發起《柏林城市自然公約》的初衷。維希局長說:「柏林市在執行氣候政策也面臨很多挑戰和框架,但我們積極尋找最自然、最聰明、最能有效達成氣候中和的解決方案,而自然為本解方、自然公約將是驅動地方轉型的關鍵動能」。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邱祈榮教授,著眼在「自然解方於城市淨零之挑戰與機會」,強調為了達成2050淨零的目標,節能減碳是首要關鍵行動這點無庸置疑;但同時利用各種可能負排放技術,緊扣Nbs技術,增加城市內的碳匯量,也是當務之急。聯合國「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通過之後,生物多樣性和2050淨零合流已成共識,成為各國的共同目標。而如何在城市範疇內,落實這些行動,也是包括高雄在內,所有以永續為目標的城市都必須要有的務實思考。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的高志明教授,則是以「建構以自然為本之城市碳匯與碳捕獲系統」為題,強調若積極對應,城市內的自然碳匯和綠色固碳基礎建設,不只可以成為城市內最佳碳匯儲存庫,同時也可以是城市邁向永續和氣候韌性的重要路徑。
同樣來自柏林市政府交通移動、氣候和環境保護部,且負責起草《柏林城市自然公約》的史蒂芬妮.漢尼克(Stefanie Hennecke)博士,也在線上分享:柏林市如何採取支援《柏林城市自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的各種舉措,做出具有成效的具體實踐。
本次研習以柏林經驗及《柏林城市自然公約》作為啟發,在綜合座談中,由來自生態保育、環境保護、都市與景觀規劃、公共工程、教育、能源及水利等多元領域的產官學民等專家及社會大眾,共同探討「自然為本」在台灣實踐的機會與挑戰。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黃世宏副局長援引《環境教育法》,表示我們平日的生活生產消費對我們的城市環境有巨大的影響,所以從自身開始就是第一步。高雄市內就有非常多的Nbs場域可以透過專業的實務執行與國際指標接軌,努力成為永續韌性城市典範。
財團法人高雄市綠色協會吳旭峰副理事長則提出,高雄市都發局正規劃全市型、跨領域綠色基盤,透過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我們更能清楚擘劃符合在地脈絡的行動,也可以馬上啟動全面我們高雄城市未來的永續韌性發展。
正在高雄實踐自然共生實驗計畫的綠色亞洲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曾瑞宏建築師,提到高雄雖然還是有很多的挑戰,但跨夥伴關係才是可以持續執行自然共生的關鍵,呼籲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才會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實踐「人與自然共生」的宜居城市。
經典工程顧問專案經理張瀞今則表示,從景觀設計和城市綠網的設計來看,南北城市略有差異,但高雄在公園和滯洪池的整合已經有成果,可以更加擴大成為一個藍綠帶網絡基盤。另外高雄也有很大道路空間可以活用,都可以成為城市綠網導入NbS綠帶潛在空間。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謝秋分正工程司和林宜俊副總工程司則以高雄打造輕軌、綠廊帶、地景融合和利害關係人參與的經驗,說明高雄的各項建設,離不開「人」。呼應《柏林城市自然公約》,城市雖然是個混凝土森林,但也有很多綠地空間可以進行點線面的串聯,在透過高科技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應將生態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並扎根在教育中,創生出充滿人性溫暖、共生共榮的都市環境。
高雄IBA籌備團隊召集人兼逢甲大學特聘客座曾梓峰教授呼籲,台灣雖然和國際接軌都不落人後,但在實踐上卻往往力道不足,我們自己需要練習思考「什麼才是我們想要共生的自然?」,並且透過共同學習、找到真的回歸地方脈絡及需求的做法;台灣城市在面對一個新倡議的時候,很容易有大家有罐頭現象,導致每個城市做法都相近。希望未來在自然共生的實踐上,高雄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多樣性、更多創意的想像的應用和可能性。
最後,ICLEI KCC楊宜升主任也期許,很多城市在氣候減緩和調適有很多的共通性挑戰,但其實解決方案則是有地域性的,技術往往都不是問題,而是需要回到政策溝通及多方利害關係者的協力參與。高雄諸多在邁向淨零城市的努力作為和在《柏林城市自然公約》的NbS實踐,相信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亞熱帶城市的典範。
有政策制定方向、有技術性指引、有共同實踐的國際夥伴,剩下的,就是努力向前、積極落實了!